2022年7月20日,第八届太阳电池浆料与金属化技术论坛在常州召开。来自行业咨询机构、电池制造商、组件制造商、浆料生产商、原材料供应商、设备供应商,以及国际知名研究机构、高等院校等300多位参会代表以线下线上融合的方式齐聚一堂,共话后PERC时代光伏电池金属化发展。
帝科DKEM®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金属化浆料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,受邀出席本次论坛并作《金属化创新引领后PERC时代光伏电池技术革新》的主题报告。
p-PERC余晖
突破界限,再进一步
p-PERC电池从产业化探索到大规模量产,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,转换效率逐步逼近极限。但作为目前最主流的光伏电池技术,依然是支持光伏电力全球普及的关键力量。通过技术创新推动p-PERC电池进一步优化性价比仍然非常必要,而>200 Ohm/sq超高方阻发射极设计与<25um超细线技术(烧结线宽)是其中的关键发展路径。超高方阻与超细线低湿重工艺的发展,需要在光学损失和电学损失之间寻求平衡,而低的接触电阻对于超细线低湿重发展至关重要,是推动未来超细线技术(<20um烧结线宽)突破边界不断发展的基础。
n-TOPCon崛起
开启N型纪元
钝化接触技术的发展让N型电池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n-TOPCon因为更优的性价比成为N型钝化接触电池技术的产业化代表。通过对n-TOPCon电池功率损失分析发现,金属化成为其提效降本的关键,其中正面银铝浆金属化突破更是重中之重。银铝浆通过AgAl尖刺直接接触大幅降低了与正面硼扩发射极的接触电阻,但微米级的AgAl尖刺也带来了金属复合较大的问题。帝科DKEM®新一代DK71A银铝浆通过无机配方改良,可以有效调控AgAl尖刺的生长、数量与尺寸。一方面通过更多的AgAl尖刺通道数量大幅改善接触电阻,促进银铝浆窄线宽低湿重发展(<16um网版开口),实现提效降本;另一方面通过无机设计与烧结工艺协同,调控AgAl尖刺生长热动力学,防止AgAl尖刺尺寸过大,避免对于发射极及硅基体的过度损伤,实现对于金属复合的改善,同时进一步促进先进发射极工艺发展,改善发射极复合。
更进一步,帝科DKEM®通过对n-TOPCon正面硼扩发射极设计的深入分析与实践,建议在金属化区域优先采用深结设计,一方面降低AgAl尖刺对于金属复合的负面影响,另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接触电阻和可靠性。作为上述发射极设计思路的优秀代表,选择性发射极因为金属化区域深结、非金属化区域浅结的设计完美契合n-TOPCon的金属化需求而受到了广泛关注。帝科DKEM® 新一代DK71A银铝浆可以良好匹配选择性硼扩发射极工艺,有效促进n-TOPCon电池实现>25%的量产转换效率。
另外,基于对n-TOPCon电池正背面金属化工艺窗口协同发展的深刻理解,帝科DKEM®面向n-TOPCon电池拥有全套金属化解决方案。除了上述新一代DK71A银铝浆,也包括针对背面碱抛光与薄PolySi工艺的DK93T背面银浆,以及DK81A高可靠性主栅银浆。
IBC新生
价值定位
IBC作为经典的高效光伏电池技术,过去因为工艺复杂、成本高昂制约了大规模产业化应用,只使用在特定的应用场景。随着钝化接触技术与指状交叉图形化工艺的发展,IBC电池有望迎来新生。p-IBC或(p-TBC)电池因为在背面同时整合了p-PERC的局部BSF技术与n-TOPCon的钝化接触n-PolySi技术,以潜在的低成本与简化工艺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的关注,但因为需要高质量P型硅片、全新的组件互联工艺和与n-TOPCon/HJT可能重叠的功率区间,仍需要进行合理的价值定位才能赢得快速发展。p-IBC电池因为在n+区和p+区共享部分工艺,在n+区引入了超厚的AlOx层和增加了SiNx层厚度,对于导电银浆烧穿钝化叠层形成良好接触,同时实现对于n-PolySi层的有效保护形成了挑战。而帝科DKEM®自主创新的玻璃系统正好在这一具有挑战性的工艺上大显身手。经过多轮改进,全新设计的导电银浆玻璃系统已经在p-IBC电池结构上实现了优异的接触电阻,助力p-IBC电池技术发展与产业化。
过去十年,我们已经协助光伏行业穿越了从砂浆切割到金刚线切割、从多晶到单晶、从p-BSF到p-PERC的多轮技术周期。今天,我们将持续通过研发创新推动光伏产业穿越从p-PERC到N型电池的新一轮技术周期。
帝科DKEM®,赋能零碳 · 美好未来。